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华医学会主办,四川大学承办。本刊以报道我国医学遗传学、人类遗传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、技术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;以从事医学遗传学工作的各科临床医生、计划生育工作者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。设有述评、论著、技术与方法、综述、调查报告、遗传咨询、临床细胞遗传学、病例报告等栏目。 从1998年以来被美国《医学索引》(IM)、《化学文摘》(CA)、《工程索引》(EI)、ISI数据库的Biological Abstracts及BIOSIS Previews,波兰《哥白尼索引》(IC),荷兰《医学文摘》(EM)和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(AJ)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首页>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主办单位:中华医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3-9406
  • 国内刊号:51-1374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2000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: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万方收录(中),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, 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剑桥科学文摘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 Pж(AJ) 文摘杂志(俄), 文摘杂志, 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医学文摘, CA 化学文摘(美)
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年第04期

1713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核型分析

吕杰忠;莫晓珊;陈颖;杜涛;吴夏龙;谢晓贞;张嘉宁;林丽婷;张建平

关键词:早期自然流产, 染色体畸变, 流产胚胎, 核型分析
摘要:目的: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的异常核型发生率,并探讨其发生率与孕妇年龄、自然流产次数以及胚胎性别的相关性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诊断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且流产后绒毛组织行 G 显带核型分析,分析其异常核型发生率,并比较孕妇不同年龄段、自然流产次数以及胚胎性别之间的异常核型发生率的差别。结果(1)共收集到1713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,培养成功1625例,培养成功率为94.9%。(2)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为57.1%(928/1625),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分别占异常核型的94.5%、5.5%,数目异常主要为三体(63.0%)、多倍体(16.7%)和单体(7.0%)。(3)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中,年龄≥35岁者的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<35岁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1);发生1次、2次、≥3次自然流产的胚胎异常核型的发生率分别为63.4%、58.1%、51.8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1);胚胎不同性别间异常核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0.05)。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,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;女性高龄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,而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随着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下降。